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成本最有效的手段
公司真正要保持增收节支、效益稳增,就必须增加自营项目的开发和经营,然而自营项目的经营永远离不开“成本控制”这个永恒不变的话题。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目前的建筑业存在着严重的技术与经济相分离的现象。工程技术人员本身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知识面都相当不错,但普遍缺乏经济意识,他们往往只重视技术而忽略经济,设计思想保守,施工规范落后,墨守成规,不关心工程成本,不关心工程造价。长期以来,很多人走入一个误区,认为这项工作单纯是经济性工作,与技术没有多大关系,殊不知,大多数的工程技术人员把工程的成本和造价看成是与自己无关的财会、预算人员的事情,而财会、预算人员给自己确定的主要职责仅是根据有关制度办事,他们往往不熟悉工程知识,也较少了解工程进展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仅单纯地从财务制度、预算定额的角度审核费用开支,难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所谓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就是在整个工程建设阶段,把建设工程发生的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建设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可见,工程造价控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种,必须从设计、组织、施工、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比如:设计方案的优选;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概预算、施工图预算的严格审查;以及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这些环节,既涉及到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又具有较深入的经济内涵,二者兼顾,缺一不可。
首先,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可以帮助我们选取最优的设计方案。
设计就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全面的安排,也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拟建项目确定后,设计就成为工程建设的关键,对于该项目的建设工期、工程造价、工程质量以及建成后能否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常,工程技术人员对同一建设工程都有多个设计方案,这时,如何从中选取最优便成了关键。通常我们采取价值工程分析法来处理这一问题,即运用集体或个人的智慧,通过有组织的活动,着重对建筑产品进行分析,使之以较低的成本,可靠地实现其必要的功能。比如,以V代表价值,以F代表功能,C代表成本,得到价值工程模型;V=F/C。
价值工程通过功能和价值分析,将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从价值工程模型不难看出,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提高功能降低成本;二是功能不变降低成本;三是成本不变增加功能;四是功能略降成本大降;五是成本略升功能大增。
其次,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可以帮助我们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施工组织设计尤为重要。同一工程不同的施工组织设计,其经济效果是不一样的。一个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战胜对手,赢得竞争;一个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考虑全局,预见薄弱,抓住重点,统筹兼顾。
总之,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降低工程成本、控制工程造价最有力的手段,故而,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以提高工程投资效益为目的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把技术与经济相结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析,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造价控制的思想观念渗透到建筑业每一个人的头脑之中,使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造就出一个批既懂得技术又懂得经济,既懂得法律又懂得财政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建筑业的规范化、健康化。
我想,在公司规模日益壮大的今天,我们必须提高警觉、长远谋划,逐渐形成一套完善的跟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这项工作不是一个人的事,必须人人参与,人人有意识,人人都要抓,最起码要保证参与项目管理的人员人人具备成本管理意识及能力。需要对项目部的每个人进行职责划分,将工作职责和范围进行明确的界定,赋予相应的权利,使其充分有效地履行职责,必要时需要有一定的物质奖励。彻底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
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企业耐以生存的必然选择。而过程控制是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它可以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合理补偿施工耗费,保证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责任编辑:谢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