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李红星)
3月14日,行政部组织全员学习了李克强总理作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解读。
报告中突出16个改革重点: 行政改革: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结构改革:多元投资、大众消费。财税改革:全面公开、调整责权。金融改革:放开民营、深化市场。企业改革:国企分类、非公搞活。扩大开放:升级外贸、加快自贸。“三农”改革:保障粮食、提高民生。新形城镇:危房改造、落户放宽。产业升级:大力创新、争夺高地。民生改革:促进就业、增进福祉。教育发展:促进公平,高校转型。卫生改革:提高医保、普惠基层。文化改革:书香社会、服务均等。环境治理:铁腕治污,环保税法。决策改革:依宪施政,重视智库。军事改革:全民国防、军民融合。
“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这些事关百姓的民生问题年年都是热点,也说明百姓希望政府下大功夫。让更多的人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服务、更好的住房保障,既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也需要注重公平的制度设计。
重民生着得民心,得民心者的天下。从古至今,民生和民心密不可分。谁真正解决了老百姓的民生问题,谁就会得到老百姓的真诚拥护,谁就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伟大历程就是不断改善民生的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的生活不断提高,从解决温饱问题到重视生活质量,都是每一届政府不断为人民考虑、打算、设计、施政……从而让全国人民幸福的生活。
本届政府的工作重点落在改善民生,解决老百姓关注、关心的问题上。2015年搞城镇化,关键就是以人为中心,改造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革户籍,农民和城里人界限打破了,暂住证慢慢隐去了,居住证让“北漂”,“上漂”、“广漂”们看的起病、买得到房、上得了学。 新型城镇化,经济发展的又一个火车头,也是老百姓享受平等福利的制度保障。2015年政府将会继续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其中包括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
多数的重点落在老百姓关注的问题上,最终老百姓是受益者。中国共产党一直都是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把民生大计放在第一位。 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骄傲,我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