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果思维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公司开展“企业管理提升月”活动以来,通过成果思维的开展和学习,让我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了结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态度≠结果、职责≠结果、任务≠结果,
虽然每天都在工作,但是工作没有实质性的结果,那么也是徒劳。以下是我个人的一些小小心得,与大家共勉。
一、我们要清楚的认识结果
结果无论对个人、企业都很重要。个人人生价值由无数个结果中显现,一个个形形色色的结果构筑了我们纷繁的缤纷人生。而正是无数企业员工努力而得到的小的结果构成了企业大的结果,企业的市场目标、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无一不是靠企业员工做出一个个小的结果的前提而现实。企业中员工做不出结果,意味着企业没有业绩,企业离衰亡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而企业中的个人做不出结果,意味着企业失掉了本该拥有的那份业绩,对此在效益最大化的促使下,明智的决策者都会选择换人接岗,如此个人也就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
结果的三要素:判断一件工作对企业而言是否产生了结果,需要从三个要素出发去做出判断:有时间、有价值、可考核。对企业来说,结果是可以满足顾客需要的有价值的产出,是顾客愿意用钱来交换的东西。对员工来说,结果是可以满足公司需要的有价值的产出,是公司愿意用钱来交换的东西。只有满足结果的三要素,才是一个完整的成果。
二、明白结果的三个不等式,清楚结果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1、首先态度≠结果:态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行为,
而行为不一定就可以产生结果。有时候尽管我们拥有一颗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上进心,凡事都主动请缨,争相去做而唯恐不及,但后来结局往往总是事与愿违,或因为差错或因为失误,主动承担下来的事情不是没能完成就是虽然完成却总是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是说结果和态度完全是两个独立的系统,纵然拥有勇于承担任务和吃苦耐劳的态度,再辛劳,再努力地去工作却未必就能做出公司需要的结果来。所以企业不需要苦劳,而是需要功劳。
2、职责≠结果:
职责是工作范围和边界抽象概括,其实任何工作的职责都相对的。在一个需要集体合作才能完成的工作中,职责是只有在这个工作被完整划分到整个集体成员门下,并且保证每个人都能按时、按质并且按量地完成自己份内工作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3、任务≠结果: 任务就是一个执行的假象。 有时企业内部员工都尽职尽责,
结果却不尽人意。而面对老板责怪,员工则开始疑惑: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并且圆满完成任务了,却还是得不到老板的满意而被责怪?这其实就是因为上下级结果定义的意识发生分歧造成的。员工执着完成的结果自以为是对老板、对公司最有用的,事实上这些结果对公司并不是最注重和最有价值的,而公司真正注重的结果却没有做出来。一个好的员工绝不是仅仅能够完成公司交代的职责内的任务,而在于他对于结果的认识和追求。谁善于找到并做出对于公司最有价值的结果,谁就能为公司提供最大的价值,谁就是最好的员工。
三、董事长在培训中,教导我们要如何做好结果,首先要学会外包思维和换位思考,明确结果的定义。而学会换位思考和外包思维有助于帮助我们明确做什么样的结果对于公司最有价值。我们必须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价值来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只有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上去思考,才能真正找到客户所需要的核心价值所在,这也就是客户真正想要的结果。
其次以结果为导向,在结果的实行做出计划的阶段,一切以结果为导向是计划制定最根本的执行方针。董事长,教导我们在工作中,学会每天列六个重要的事情,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完成,这样既能明确事情的完成度,又能按照原定的计划执行下去直至完成任务。这样执行后大大的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把我们拖拉的习惯有效的改善了。
最后执着行动,有了目标和计划,最后就只剩下执行了,而执行力是能够产生结果的行动。只有认识真正能对产生价值的结果,坚定不移地以此为目标并制定完善的实行计划,步步为营将计划付诸行动,才能交出有价值的结果。为公司创造价值,更为自己的人生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过企业管理提升月的打造,和不断的学习我们不仅找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又能更好的找到好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的效率,不断的改进和学习,把工作的结果最大限度的完成。这些都是企业带给我们的成长,让我们不仅收获了经验,更丰富了阅历。期待下一个月的狼性团队建设,我想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