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真正的执行力
2015年9月22日,董事长组织对公司员工进行 “真正的执行力” 培训, 经过两个小时的培训,我认识到执行力的三要素:角色、技能、工具,分别决定执行的力度、品质、效率。我们要从这三个要素入手,运用到我们的平时工作中,要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必须解决好执行的问题,把执行变为自动自发自觉的行动,下面谈一点个人在此培训中的认识。
一、角色决定执行的力度
角色决定着执行的力度,董事长也谈到角色的认识有多深,你的执行力度就有多大。角色决定着执行的力度。你对自己的角色认识有多深,就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一个人知道如何与人打交道,这就是角色。所以角色的认知主要包括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及行为?
很多职场人士在工作的过程中总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作风。 做事情总要领导在后抽鞭子,才会往前挪步。这样的人情商存在问题。他们没有对自己进行角色认知,不知道“我是谁”。作为一名职场人士,首先要知道我是谁,这样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非常能干的人。
有的人非常清楚我是谁,但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运动员平时练习,跑出来的成绩非常好,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标,但是不知道在赛场上怎么办,不知道如何控制情绪,如何管理自己的行为。在比赛的时候,他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一个人连自己的情绪都控制不了,又如何去控制大局。有人把“直”看成是优点,但在职场“直”并不是优点,考虑别人的感受才是优点。
控制自己的行为就是一个人的理性控制住了感性。一个老板到医院检查,医生建议马上停止抽烟,不然非常不利于你的健康。从此以后,老板再也不抽烟了。用中国的老话说,这个人是个狠角色,意志坚强。
二、技能决定执行的品质
在工作中要尽量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一定要把事情搞清楚之后再着手去做。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做这个事情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一定要弄清楚,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到位。作为执行者,要掌握很多技能,比如准确理解执行的目的、依靠资源达到目的、整合各类执行资源、高效控制执行进程、保持执行进程通畅、保证执行结果达到要求等。制定日常的行动计划。比如我今天重要的六件事情是什么?并记录在笔记本上,分轻重缓急,上午要做什么,下午要做什么,这一小时干什么,后一小时干什么。明白事情之后,确立和传达优先事务,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高效的执行者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做日常的计划,不要盲目,不要凭感觉。
三、工具决定执行的效率
第一个工具:明确目标的工具, 目标是员工前进的“雷达”, 一定不能含糊。在管理的过程中,清晰目标需要一些帮辅工具。
第二个工具:高效计划的工具,明确目标之后,就需要做计划,以便快速实现目标。 计划最主要的要素是目标、地点和人物,计划是所有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步骤,计划越细致,工作就会越到位,执行效率就会越高。
第三个工具:要事管理工具,想要保持最高的工作效率,最好只做六件事情,即“六件事法则”。从六件事情里找出重要而紧急的事情,即找出马上要做的事情。这种方法不能确保把六件事情都做完,但会确保正在做的事情是最重要的事情。
第四个工具:叫未完成事项记录本,在执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是耐力和毅力。与专注相同,一方面是专注,一方面要有耐力忍耐冷寂。职业经理人更需要有耐力,把没有完成的事情记录在“未完成事项记录本”上,不断提醒自己还没有完成的事情。
第五个工具:反复试验或者反复实践,对于久经职场的人士而言,反复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即使是受过严格训练的人,也很难一次就把事情做好,所以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反复实践。 在反复试验中,即使任何小事,也会全力以赴地投入,用“诚”去反复试验。
第六个工具:“不尽信报告”,不尽信报告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不要完全相信下属递上来的报告;第二,从现有的报告中发现不完善的地方。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对管理者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当下属提出报告的时候,管理者不要全信,要在心中存在怀疑,通过观察和验证,带着疑问去研读报告,并不断地抽查。
第七个工具:激励约束工具,怎么样去表扬及批评别人才会变的更好?
第八个工具:结果评估的工具,结果评估工具在绩效考核中应用比较广泛。例如,月度业绩汇报、季度业绩汇报、半年业绩汇报、年度业绩汇报。 是典型的公司制度,公司制度决定着工具的程度。没有考核就没有管理,没有有效的考核就没有高效的执行。